全国服务网络:
  • 太原市
  • 宜昌市
  • 泰山市
  • 天津市
  • 温州市
  • 南宁市
  • 常州市
  • 杭州市
  • 哈尔滨
  • 中山市
  • 长沙市
  • 焦作市
  • 新乡市
  • 东莞市
  • 青岛市
  • 北京市
  • 南昌市
  • 运城市
  • 镇江市
  • 苏州市
  • 广州市
  • 深圳市
  • 西宁市
  • 济南市
  • 济南市
  • 沧州市
  • 淄博市
  • 重庆市
  • 银川市
  • 合肥市
  • 武汉市
  • 菏泽市
  • 滨州市
  • 聊城市
  • 德州市
  • 临沂市
  • 莱芜市
  • 日照市
  • 枣庄市
  • 济宁市
  • 威海市
  • 潍坊市
  • 烟台市
  • 东营市
  • 柳州市
  • 佛山市
  • 石家庄
  • 惠州市
  • 乌鲁木齐
  • 兰州市
  • 上海市
  • 资阳市
  • 贵阳市
  • 淮南市
  • 福州市
  • 泉州市

高管们是如何看待跳槽的?
提问者:总裁网网友
已解决
我将员工跳槽的原因主要归纳成4大类,一是员工本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公司可能的发展状态不吻合;二是员工本人的核心能力无法适应公司的变化;三是薪资标准与本人的期望值不吻合;四是企业的人文环境与员工本人的习惯、工作风格不相吻合。比如有些员工工作了几年之后有自己创业的打算,但是公司是没有办法帮助他个人创业的,这样的职业规划相冲突,导致一些人才离开公司。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讲,这样的人才流动实属正常。现在的市场大环境下,企业常常把财产、资金看成是公司的资本而忽视了人力资本的概念。现在的管理者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,真正把人才看作资本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发挥人才的作用。
  • 分享到QQ空间
  • 分享到人人网
  • 推荐到豆瓣
最佳答案

企业就是一个大写的“人”,其经营要素与人的匹配组成物流、财流、信息流和人的活动流“四大动态”工作情景;它渗透于企业投入→转化→产出的过程;增值与否正是检验“企业人”的功能状态和持续动力,也就是说:企业经营是人本的经营、企业管理更是人与事的管理……人力资源管理是面对人而处理事的管理。
今天,摆在企业面前要打的战役已经不是产品和市场,而是人,就是争夺人力资本。事实上“人”是一种可以开发也必须开发的“活资源”,从过去消极地管理人,到现在认识到来自对“人”的培训教育和开发,提高和发挥人的潜力,是企业面对和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。总括来说,要达成“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生产部”(佟天佑在珠三角HR年会上演讲主题所强调的),应不遗余力地做到:
从实战思维上:正如「危机管理」一书中所强调的:制约企业发展的是管理模式,但更大的问题与危机在于人思想、意识与行动。无论是何种思维和方法,只有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的特性加以运用才会“曲径通幽”→HR生产力着陆。
从管理实战上:企业人的根本任务是合理配置、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,提高人力投入产出的比率(增值);唯有不遗余力地操纵好自主性和趋向性这一关,方能赢取共识和体现“掷地有声”→HR生产部效能。(进一步地把人力提升到资本层次,就会把注意力放到如何使人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,创造更大的效益上,就会把提高人力素质,开发人的潜能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责。 要是高管放任地让技能性、技术性和管理人员跳槽,足以说明其人本理念和人资本观念的欠缺。因此,笔者做为HR顾问提供的分享是要从观念、管理到机制方面考虑:
第一,开发人力资源潜能,以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,增加本企业产品技术含量,提高产品竞争力。
第二,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,减少员工外流,促进企业内人员流动,丰富工作生活,提高工作生活质量。
第三,把人力提升到资本的层次,当成能带来更多价值的价值;换言之,要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首位(而不是只当事务性工作看待)。
第四,达成人与制度匹配,人是制度创新的基础,制度是产生绩效的根源;而绩效又是保障制度得以实施的关键,机制与人都是相辅相成的。

正如笔者在《赢在过程》著作中写道:质量决定数量,数量提升效量,效量凝聚力量。只有高管的“洗脑”到位,企业制胜才是常胜的。

回答者:佟天佑 | 回答时间:2009-04-22 14:05:51
佟天佑
回答数:次
最佳答案:个
相关视频课程相关管理文章
其它回答
已解决问题:680
待解决问题:30

本月问吧之星

倪国崴
回答数:9次
最佳答案: 3个
精通领域:
人力资源,市场营销,运营管理,企业文化,领导艺术
精选问题:
·请问如果想学营销怎么学?
·生产型企业绩效考核什么方法
·新进入老民营企业如何处理好

排行榜

姓名最佳答案
关于我们  |   法律声明  |   联系我们  |   网站导航  |   支付方式

工信部备案: 粤ICP备18005112号    公安部备案: 44030602004322

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© 2007- iChinaCEO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